千亿处方外流 药企联手抢占院外市场

发布时间:2019-07-18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阅读:11754


近日,百洋医药集团牵头,包括武田制药、西安杨森、罗氏、辉瑞、飞利浦、默沙东、安斯泰来、杰特贝林、三生制药等29家全球知名的主流医药工业企业联合宣布,启动“千亿处方药零售平台”。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众多药企联手站位处方药零售平台的原因,一方面从“医改”启动以来,“医药分开”是重中之重,破除医院对药品的垄断,处方外流空间有望超千亿元;另一方面,药品“高溢价”时代即将过去,慢慢失去院内市场的药品需要销售平台,寻找销售增长点。

处方外流大势所趋

处方外流顾名思义医院允许患者持有处方,到院外买药,即将医院药房承担的药品供给,流转至零售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院外市场,实现医、药分离。

自2000年开始,国务院医改办出台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指出,医药应“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统一上交、合理返还”。此后十几年里,“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被反复提及,控制药占比、零加成、处方共享等政策层层递进。2017年以来,医保控费、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药占比限制等政策成为处方外流的重要推动力。

兴业研究分析师屈昳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和“三医联动”医改推进,医药分开逐渐落地,处方外流成为大势所趋。处方外流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医院对药品的垄断,形成药价市场化竞争机制,打击药品带金销售弊病,破除以药养医模式,提升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

屈昳说,过去公立医院通过药品加成补偿收入,药品收入占比超过30%,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18年我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额为17131亿元,其中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高达11546亿元,占比达到67.4%,占比持续下降;零售药店及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销售额分别为3919亿元和1671亿元,仅分别占比22.9%和9.7%,公立医院是药品销售的核心渠道。另从处方药市场看,2017年城市实体药店用药中约有48%的药品为处方药(不含双跨),据此测算,公立医院占据了处方药约80%的市场份额。

“但医院对药品的垄断不利于药价市场化,消耗了大量医保资源。”屈昳认为,本轮医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医保控费,促进医药分开,破除以药养医。在这一政策目标下,药品零加成、控制药占比、带量采购等重磅政策陆续出台,斩断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推动医药分家,促进处方外流。理论上医院门诊药房多数药品都是处方外流对象,即使考虑到部分药品无法流出(如注射剂等),业内预测近年处方外流空间也有望超千亿元。

的确,医院价值回归带来院外处方药销售市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处方药市场总规模可达18900亿元,医院处方流出量约占总体处方量的1/5左右,我国处方外流市场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而其中处方药零售市场的销量将超过1500亿元。

政策推动落地加速

近日,山西省药监局发布《关于在药品零售企业开展电子处方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山西省处方外流放开的前奏。而在这之前,北京、福建、海南、广东、甘肃、广西、四川、辽宁等地已宣布放开处方药。

“带量采购推广也将加速处方外流。”屈昳表示,虽然药品零差价、控制药占比等政策推行促进医药分家,但由于以药养医模式存在,医院仍然通过“二次议价”的方式获取药品利益,导致处方外流难以落地。带量采购模式推行后,通过对药品招采模式的变革,消除药品营销的利益输送,挤压仿制药利润,从而消除“二次议价”空间。新的招采体系下,药品营销传统的代理商、医药代表模式遭受重创,处方药进院价格将大幅下降。除了大量的药企品种流标外,部分药企在综合考虑政策、成本、收益的基础上,也可能选择主动弃标。流标及弃标处方药品种转向拓展院外市场,这将显著加速处方外流。

另外,禁止药房托管也将促进处方外流。2018年11月,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坚持公立医院药房的公益性,公立医院不得承包、出租药房,不得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从国家层面叫停药房托管。药房托管被禁止意味着医院将直面药品零加成的压力,作为成本部门的医院药房将逐步社会化,也将显著促进处方外流。

在此背景下,众多知名药企也将视线投向零售药店,辉瑞、默沙东、罗氏等跨国药企都加大了零售药店的市场投入,默沙东甚至成立了专门的零售药店开发团队。

事实上,不少工业企业在慢病的治疗药物上,拥有多个品规,它们不仅要和其他企业竞争这一个席位,在内部也要挑选合适的品种进入医院。同时,“落选”的品种将流向医院附近的DTP药店。

主流药企“结盟”跑步进场

日前,在2019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大会上,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支持、百洋医药集团牵头,29家全球知名的主流医药工业企业共同启动“千亿处方药零售平台”。平台意在发挥药企处方药品类供应能力与高效协同能力,提升全地域、全品类处方药的患者可及性与终端药事服务,抢占零售市场增量。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一系列医改新政密集出台,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药品由医院的收入项变为成本项,公立医院经营药品动力下降。另一方面带量采购等招采政策出台后,药企品种进院的利润空间大幅下降,需要寻求新的院外市场以量补价。

大部分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增长主要是创新药和原研药,一系列政策变化拉大了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差。武田制药大中华区副总裁娄渝认为,“慢慢失去医院市场的药品品牌需要有创新经营策略,零售渠道很可能会成为原研药产品继续保留产品价值的方式之一。两证合一、简化流程,医保定点资质放开,医保统筹试点放开,处方外流都将长期利好零售市场的销售增长。”

西安杨森渠道与商务管理部高级总监樊杰表示,“传统医疗渠道模式下,面临着医院进药难、医生开药难、患者买药难等三大难点,而在政策扶持和国家鼓励下,由于定点药店购药可报销,门店多且更容易触达患者,零售渠道拥有巨大的优势,可以通过创新增值服务,助力患者全病程管理。”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表示,面对政策和市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药企获取优质渠道和营销资源迫在眉睫。“无论是零售药店还是医药工业企业,都应该放眼全行业,建立好医院、药店、药企可持续的协同关系,建立专业分工是提升行业效率和水平的必由之路。”

付钢表示,“不能适应新时代市场规则、不能与医院建立稳定连接的零售企业只能在市场红海中挣扎。百洋是一个商业化的平台,深入研究链接各方医疗机构、零售企业和工业企业,帮助药企先进的医药产品和医疗技术通过优秀的零售渠道进入应用场景。”(记者 梁倩)



相关阅读

1、药企热衷营销 凸显带量采购必要性

2、山东省公布重要文件 影响大批药企


关键词:药企 处方

分享至

*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是否正确,请您自行判断。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用于工业、科研用途,不可用于个人用途使用
友情链接: 960化工网  化学加  药智通  每日生物评论  甲酸  化学慧  华夏能源网  乐研试剂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抗体测序  广州化学试剂厂  爱化学